单位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成果转化
段木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浏览次数:244  添加时间:2017-01-03 10:2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段木黑木耳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场地环境、菌种制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采收与加工。
    本标准适用于段木黑木耳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应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19169—2003  黑木耳菌种
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 5358—2007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黑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
又称光木耳、细木耳、木茸、木蛾等,在分类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木耳科,木耳属。耳体黑褐色,呈胶质片状,新鲜的柔软有弹性,浅圆盘形或耳形,簇生呈黑牡丹花朵状的食用菌类。
3.2 
    段木栽培
利用木段栽培食(药)用菌的方法。
3.3 
    打穴和穴播
将处理好的段木打上穴孔,在穴孔内接入菌种的方法。
3.4 
    耳杆
接种后的段木。
3.5 
    方形木盖
段木栽培时用来覆盖接种穴的方形盖子。
4 场地环境
    宜选择地势平坦或缓坡、有矮草密生、向阳避风、靠近水源、排水性好的地段。应符合             NY/T 5358—2007的规定。
5 菌种制作
5.1  基质配方
5.1.1  母种基质配方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5.1.2  原种基质配方
    麦粒98%,石膏1%,蔗糖1%,水适量。
5.1.3  栽培种基质配方
    木屑78%,麸皮20%,石膏1%,糖1%,水适量。粗细木屑比例3:7,制出的菌种能掰成长块不散。
5.2  制作方法
    按NY/T 528—2010的规定操作。
5.3  使用品种
    应符合NY/T 528—2010中4.5的规定。
5.4  菌种质量
应符合GB 19169—2003规定,菌丝应洁白粗壮、适龄,无杂菌发生。发菌透料后15d~20d使用为佳。
6  栽培技术
6.1  栽培季节
    3月中旬至4月下旬气温达8℃~10℃时接种。
6.2  树种选择
    宜选用壳斗科的栓皮栎、麻栎等硬杂木。改大径材(10cm~12cm)为小径材(5cm~8cm)。
6.3  砍树时期
    应在树叶枯黄之后,萌动之前。
6.4  截段和架晒 
    砍后10d~15d剔枝截段,截长1.0m~1.2m,截面和剔枝伤口用石灰水涂刷。“井”字形起堆架晒30d左右,每隔10d~15d翻堆一次。
6.5  打穴和晒穴
    用台钻打穴。穴孔直径1.6cm,深度1.5cm~2.0cm(深入木质部1cm以上),穴距5cm,行距
2.0cm~2.5cm。打穴后继续架晒,待穴孔内壁出现微裂时接种。
6.6  接种
采用适龄菌种,掰成小块穴播,将菌种按压入穴密接。每根用种量100g~150g,或按100kg的段木计算用菌种3kg。接种后将方形木盖敲入穴孔,木盖大小要求其对角线长度要比段木打穴的穴孔直径大1mm~2mm,以便于四角卡紧接种穴,四边透气,促菌快发,采耳时木块不易脱落。
6.7  发菌期管理
    接种后的耳杆露天排场发菌,两端或一端用竹竿垫起,草密场地也可不垫。一般接种3d后菌种块周围萌发白色菌丝,7d可封住穴孔,1个月左右耳杆截面可看见白色菌丝,否则,应及时补种。排场后3d一洒水,7d一翻杆,保持地面潮湿,达到耳杆通体发菌均匀。
6.8  出耳期管理
6.8 .1  耳场准备 
    起架前将耳场清理干净,撒石灰粉消毒。耳场四周挖边沟,排水不畅地段可适当在畦床中间每隔1.2m宽挖一条排水沟。耳杆摆放间隔8cm~10cm,耳架间留30cm~40cm宽的走道。按此要求起架,每667m2可放耳杆5000个。耳架上方架设喷带,喷带高度离耳架顶部30cm~50cm。
6.8 .2  起架育耳
    待80%左右的菌穴发生耳芽时,在露天环境下将耳杆起架育耳,应将粗细不同的耳杆分开起架管理。
6.8.3  水分管理
    采取“干湿交替法”,用喷带喷雾管理。其方法是耳芽期轻喷,耳杆湿润即可,待耳芽开始展片时停水2d~3d,待耳片干至收缩耳基尚湿时再喷2d~3d,喷水期间每天喷水2~3次,气温高时午后喷,气温低时傍晚喷,喷前收大耳,收后再喷水继续生长。依次干湿交替4个周期,即可长成一茬木耳。
出耳期不可连续喷水,特别是对炕的不透的耳杆,频繁喷水会使木耳迟迟不长,继而流耳。
7  病虫害防控
7.1  主要病害及防控
主要病害是黄褐耙菌。其防控措施:选用种性好、适龄、抗性强、活性好的优质菌种;在排场发菌期间增加翻堆次数,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段木一面。
7.2  主要虫害及防控
    主要虫害为菇蚊幼虫。其防控措施:夏季高温时停止喷水,使其在凉爽条件下出耳,以减轻或避开虫害发生。虫害发生严重时可喷洒高效低残留的聚酯类农药。
8  采收与加工
8.1  采收时机
    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成波折状,耳基收缩变细,耳片腹部产生粉末状孢子层,应及时采收。
8.2  采收方法
    采收前3d停止喷水,木耳略显干缩时采收。手捏木耳基部轻轻拔起。春耳、秋耳,采大留小;伏耳大小一起采。采收应在晴天进行。
8.3  养菌期管理
    一茬耳完全采收后停水5d~7d,促使菌丝生长,为下茬耳蓄积养分。
8.4  加工    
采下的木耳应及时摊晒制干。当含水量达到13%~14%时分级密封包装贮存。包装材料应符合     GB 9687—1988的规定。
 

上一篇:茶园的“安全卫士”:假眼小绿叶蝉诱捕色的筛选及数字化标准色板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银耳段木栽培技术规程
 

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分院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信阳市民权南街20号 邮编:464000
联系电话:0376-6691703
豫ICP备10022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