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院党委书记李杰到院小麦所平桥区肖王乡梁湾村试验基地查看河南省小麦试验项目,调研指导小麦生产。
我院小麦研究所2018年开始在平桥区肖王乡梁湾村建设试验及示范基地,目前开展试验项目有8个,鉴定弱筋小麦后代材料有300多份,占地近20亩;依托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小麦专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81100110200)“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两个专项创建弱筋小麦示范区2个,面积2000余亩,其中核心示范区郑麦103、郑麦113两个品种面积均为400亩。
李杰仔细查看了各个试验品种的田间表现,在听取了课题负责人周国勤副研究员对各个试验的试验目的、田间设计、样品处理、试验进展、田间管理等情况介绍后,李杰书记对小麦所团队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坚持工作表示赞扬,对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在郑麦103、郑麦113示范区,李杰书记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不仅面积大、长势好,而且无病虫草害发生,田间管理非常到位,抑制不住兴奋,鼓励大家要立足信阳实际,围绕制约信阳小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展研发,为信阳小麦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李杰指出,一方水土育一方种,小麦育种具有公益性特点,品种区域性强,要加强早熟性、灌浆速率快、高抗赤霉病品种资源的培育;要适应分众化需求,培育适合加工各类馒头、面条、面包、糕点等多样化食品类型的优质专用型品种;要积极应对极端气候条件变化和不正常天气条件导致的自然灾害,培育抗病、抗虫、抗倒、抗冻、耐热、耐渍、抗穗发芽等抗逆广适型品种;要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资源,培育养分高效、耐密植、易机收的资源节约型品种。
李杰指出,弱筋小麦是信阳小麦产业的“成名曲”。作为农科院,就是要聚焦生产前沿问题,攻克育种生产难题。要按照绿色品种创新研究工作的需要,加强抗赤霉病、养分高效利用、耐热性、抗穗发芽等重要性状的检测和优质育种材料筛选,促进绿色弱筋小麦品种的研究创新。要构建“科研单位+农技推广单位+农业种植合作社”的推广模式,强化优良弱筋品种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打造新型小麦产业。要加强与国家和省级相关科技项目的衔接,加强基础研究成果在实际育种工作中应用。
副院长祁玉良、总农艺师段斌陪同调研,并就下一步做好示范区“一喷三防”工作及后期麦田管理提出了针对性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