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本院年鉴
农业科技2012年
浏览次数:274  添加时间:2013-05-06 10:43

 

[简述] 2012年,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认真履行基层院所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和职责使命,按照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创新驱动的要求,坚持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加快发展的办院方针,凝练创新目标,优化科技布局,夯实发展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进程,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各项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全年共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67项,获得市厅级成果奖4项,发表论文31篇,农作物新品种产出速度加快,全年审定、鉴定7个新品种,创造了历史纪录。主持的籼改粳重大科技专项,是信阳市首次主持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三系杂交籼稻冈优5330”“D2035”、两系杂交粳稻“653”和杂交油菜信油2709”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红麻品种杂红952”杂红992”福航优1通过省种子管理站鉴定。自育常规水稻香丰916”信丰704”信粳64”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在全市共建水稻、小麦、油菜、茶叶示范基地90余万亩,着力强化良种良法综合展示,为主导品种和主体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样板。以种田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为对象,着力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服务,带动了信阳科技种田水平的提高。报送的新闻稿件我市首家院士工作站落户市农科院,被评为“2012年信阳十大新闻
[市农科所更名为市农业科学院]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科研事业发展和学术交流合作的需要,市农科所加快了撤所建院的工作步伐。 2012511信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信编[2012]12号文件,同意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其隶属关系、领导职数、内设机构、主要职责、经费供给形式维持不变。2012816,根据信编[2012]44文件关于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及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意见的通知,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农场更名为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机关服务中心更名为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机关服务中心,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财政差额补贴事业编制由230名核减为220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经费处理事业编制由275名核减为180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机构规格相当于正处级,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主要任务是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动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在全市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农科院内设机构14个:办公室、科研管理科、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科、人事科(党委办公室)、财务科、信息科、离退休人员工作科、水稻研究所、茶叶研究中心、油料研究所、小麦研究所、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作物栽培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规格相当于正科级,信阳市监察局驻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监察室规格相当于正科级。农科院事业编制220名,其中院长1名,副院长3名,纪委书记1名,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32名(含监察室主任1名)。
[农业科研项目] 2012年,市农科院围绕农业产业需求,以作物品种创新、栽培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创新为重点,以提高成果持续供给能力、技术集成配套能力、示范应用引领能力为目标,提升选题质量,优化选题结构,凝练创新方向,明确创新目标,开展了67项试验研究。其中,来自科技部1项,农业部1项,省科技厅6项,产业体系12项,省院、市科技局及横向协作11项,自选21项,中间试验12项。这些项目是:超级籼稻新品种选育及示范;两系法优质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新型水稻三系不育系的转育及利用(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南方稻区国家水稻良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南部稻区水稻良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南部稻区水稻良种生产试验;河南省南部稻区水稻良种区试预备试验;水稻苗期白化标记性状在水稻杂种优势中的应用;高低温对水稻成苗与结实影响及预防技术研究;水稻病虫草害预警及关键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Ⅱ优688的中试及示范;粳稻新品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研究;高产优质高抗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高产多抗优质弱筋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河南省南部小麦良种联合区域试验;提升我国小麦育种能力共性技术研究;小麦隐性灾害防控与抗逆稳产综合技术研究;主要生态区小麦关键栽培技术创新与示范;中低产麦田土壤肥力障碍因子消减与地力提升技术研究;有机肥与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小麦简化高产施肥试验;砂姜黑土适于机械化施肥管理的麦田耕作与种植方式试验;江淮地区高产高效弱筋小麦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研究;豫南稻区籼改粳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水稻两段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粳稻精量直播栽培技术研究;高产优质耐渍芝麻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进粳稻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及配套技术研究;水稻合理密植下肥水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河南省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制种技术研究;国家黄淮粳稻AB组区域试验;河南省中晚粳联合预试区试与生产试验;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及种质资源创新技术研究;优质油菜新品种高产配套栽培与高产保优制种技术研究;全国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优质油菜区试及生产试验;油菜轻简化、机械化关键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高产优质专用型花生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河南省夏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稻田绿肥利用及紫云英种子高产技术研究及示范;紫云英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红麻品种筛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集成麻骨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试验研究;沿淮旱涝并发地区作物高产高效用水技术集成与示范;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红麻优异种质精细鉴定与评价;全国麻类新品种区域试验;低洼易涝或岗岭薄地红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小麦病害品种综合抗性鉴定与新药剂防治试验;豫南稻区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结构与运行机制优化研究及实践探索;水稻覆膜湿管高产高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物杀虫剂在信阳茶园中的引进筛选及应用技术研究;稻田高效低毒新农药筛选与轻便化施药技术研究;茶园优质高效栽培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信阳红茶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品质标准创建;河南绿茶品质形成机理及关键调控技术与示范研究;茶叶机械化采摘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茶叶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茶产品水溶性农药安全性评估和控制技术;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预警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茶树无性系良种快繁技术研究;基层农业科研院所发展战略定位研究;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市院战略合作战略模式与推进机制研究。
[作物品种选育] 针对目前水稻、小麦、油菜、麻类、茶叶、花生、紫云英等应用品种存在的关键问题,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和利用,涌现了一批有苗头的新种质、新品系和新品种。有28个水稻、小麦、油菜、紫云英等作物新品系、新组合参加全国及省内外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三系杂交籼稻冈优5330”“D2035”、两系杂交粳稻“653”和杂交油菜信油2709”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红麻品种杂红952”杂红992”福航优1通过省种子管理站鉴定。自育常规水稻香丰916”信丰704”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超级籼稻新品种的选育与示范通过省科技厅验收。优质高抗杂交稻新品种Ⅱ优688的中试与示范通过省科技厅中期监理验收。                             
[耕作栽培研究] 水稻两段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进行不同茎蘖肥分蘖临界期的研究和穗肥对植株形态和机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肥力条件下,杂交籼稻的基肥氮素用量4公斤/亩以下,杂交粳稻的基肥氮素用量5公斤/亩以下,常规粳稻的基肥氮素用量6公斤/亩以下。水稻两段栽培技术作为主推技术在各县区的粳稻栽培中应用,总面积达到3万多亩。豫南粳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共外引粳稻新品种46个,试验表明,徐优631、徐优733、徐682019418318、隆优1875698号等品种产量高,田间综合表现好,抗性强,亩产在650公斤以上,徐优631和徐优733亩产在700公斤以上,宁9108、宁9208、宁7023亩产在700公斤以上。水稻覆膜湿管高产高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了紫云英+覆膜有机稻生产技术、覆膜超高产栽培技术和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紫云英+覆膜有机稻生产技术试验田前茬翻压紫云英鲜草2000公斤/亩以上,水稻移栽和直播产量分别达到536.5公斤/亩和504.7公斤/亩,在不施化肥、不治病虫的情况下取得了与当前生产水平相当的产量,说明紫云英+覆膜生产有机稻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持续性。覆膜超高产栽培技术生产示范,市农科院试验地亩产量达到643.1公斤,比对照增产10.6%;罗山示范点亩产达到704.0公斤,比对照增产12.6%;固始示范点亩产为511.4公斤,比对照增产19.3%,说明在水稻高产创建方面,覆膜具有显著优势。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分覆膜再生和常规再生两部分,覆膜再生头季亩产为643.1公斤,再生季亩产为183.1公斤;常规再生头季亩产为581.4公斤,再生季亩产为180.5公斤。与外地成功的再生稻(400公斤/亩)相比,在再生穗率上有着较大差距,说明再生季还有产量潜力。
[籼改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信阳市农科院承担的省重大科技专项豫南稻区籼改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正式实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引进新品种68个,安排筛选鉴定试验5个,建立新品种展示区8个,展示优质高产新品种10个。确定11个品种作为豫南籼改粳利用品种,初步建立起豫南籼改粳品种群。建立病虫草害观测点3个,征集低毒高效新农药18个,开展了新型农药轻简高效施药技术研究。将抛植苗泥质法育秧技术成功应用到机插秧育秧过程中,粳稻抛秧面积进一步扩大,精量直播技术开始在生产中应用。豫南稻——麦耕作制度进一步优化,建立粳稻套种小麦面积3000亩。初步建立起不同产量水平、不同株叶形态粳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豫南稻区粳稻生产面积达到101.13万亩,比2011年增加20万亩,平均亩产达到670公斤,比上年增产7.9%,其中10万亩以上的县4个,万亩以上的乡镇24个,种植粳稻的农民合作组织达到208个,超千亩种田大户38个。以山信、金丰等省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优质米品牌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粳稻比籼稻平均亩增产50公斤,豫南稻区增加稻谷总产超过1亿斤。每亩净增收300元以上,豫南稻区增加收入3亿元。因春季和初夏干旱,籼稻不能及时插秧,豫南稻区改种粳稻的面积达到10万亩,减少产量损失约1亿斤。信阳机插秧新增面积33.4万亩,面积达到156万亩。市县两级组织培训89场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种田大户和农民112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万余份,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观摩会15次,建立手机信息服务平台,共发送产业信息和技术指导短信47条,享受平台服务人数达210人,选派15名科技特派员服务粳稻生产。通过省市县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报道专项活动及技术53条(次)。河南省科技厅厅长、副厅长先后到信阳考察豫南籼改粳工作,吸引中国水稻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国家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辽宁省农科院、徐州农科院、江苏农垦局等国内知名专家、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来信阳考察合作。
[植物保护研究] 2012年,信阳市农科院利用黑光灯诱虫、结合田间实际调查等方法,发布了10期病虫测报,把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及发生程度提前、及时、准确的告知了涉农部门和广大农户,为夺取全市小麦、水稻、茶叶的高产稳产起到了有效指导作用。水稻生产全程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二化螟第一代在习惯于水稻早播的固始、商城、潢川发生较重,第一代螟虫造成的株心率为15-20%,主要集中在早栽田块。白背飞虱在局部地区严重发生,迁入早,数量大,在部分田块落地成灾。水稻生长前期由于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影响,稻瘟病呈迅猛上长升态势,光山县、潢川县、罗山县、商城县、固始县等县区部分田块发生较重,全市发生面积55.1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近20万亩。全市平均病田率14.5,最高达70%;病田内平均病叶率12.4,最高达83%7月下旬至8月上旬籼稻抽穗开花期间天气晴好,籼型杂交稻稻曲病发病较轻;粳稻开花期间雨日多,加之一些粳稻种植户没有按照种植方案要求在破口期施药预防,部分粳稻田块稻曲病发生较重,病穗率18-42%。纹枯病在高产创建田块、氮肥用量大、水稻旺长、叶片披散的田块发生十分严重。平均病株率38-57%,减产15-30%左右。大螟发生数量呈逐年加重趋势。水稻秆腐菌核病、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谷枯病等次要病害在个别品种上发生较重。信阳稻区草害主要发生在水稻旱种、直播田块,主要表现为单双子叶混合发生,种类多、数量大,每平米有草80-150株,以稗草、马唐、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占80%以上,鸭舌草、旱莲子草、丁香蓼等双子叶杂草占20%左右。小麦抽穗扬花后,出现阴雨天气,造成赤霉病大发生。5月份小麦灌浆期间,出现多次降雨,尤其是57513524的降雨,造成田间湿度大,小麦根系早衰,总体产量水平与去年基本持平。油菜因气候长时间干旱,病害普遍发生较轻,小麦赤霉病、条锈病未发生,纹枯病、叶锈病、白粉病零星发生,油菜菌核病、病毒病也呈零星发生,但蚜虫爆发成灾,小麦百株蚜量2000-5000头,油菜单株蚜量800-1500头,无论是麦田还是菜田,草害都很重,主要原因是土壤湿度小,除草剂效果差。筛选出了除草效果好、对水稻安全的直播田除草剂及复配制剂2个、新作用机制杀菌剂3个,示范推广受到广大农户和种田大户的积极响应。此外,还与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开展了小麦病害抗性研究、麦田杂草化学防除、灰飞虱与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等多项课题合作研究。
[茶叶技术研究]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项目对引进筛选的91份茶树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特性进行了鉴定,初步建立了茶树种质资源信息库。茶树机械化采茶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展机械化采摘技术在信阳茶园的适应性研究,初步建立了机采、手工采相结合,高中低档茶产品均衡生产的信阳茶区茶园生产管理模式。茶树无性系良种快繁技术研究项目初步筛选出了适宜于无性系良种茶树快繁的技术,摸清了扦插茶苗容易发生的病虫害及最佳防治措施,掌握了无性系良种快繁操作规程。信阳毛尖清洁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建立了茶园清洁化栽培技术体系,提出了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线的选型、配套方案、工艺流程和关键工艺技术参数,建立了清洁化栽培示范基地和清洁化生产线。信阳红茶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品质标准创建项目初步筛选出适合加工信阳红茶的优良茶树品种,制定的《信阳红茶初制加工技术规程》、《信阳毛尖清洁化生产技术规程》通过省质检局评审,作为河南省地方标准,于20124月发布,201261起实施。茶叶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项目对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两种重大有害生物,分别建立出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危害损失关系式,总结信阳茶区出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趋势,对柑橘粉虱、绿盲蝽、钩纹广翅蜡蝉、短额负蝗、绿螽斯、华北蝼蛄、眼纹广翅蜡蝉等茶区不太常见害虫,进行了实验室基础研究。茶树假眼小绿叶蝉预警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项目在信阳茶区建立3个观测点,建立了信阳小绿叶蝉预警模型。在佛灵山茶叶有限公司茶园建立数字化黄板色诱示范基地100亩,绿色防治效果不低于70%
[国家试验站工作] 2012年,国家水稻、油菜、茶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试验站充分发挥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联合攻关、转化对接、展示示范、科技普及、信息监测作用,延伸与补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链,积极当好产业技术体系研究成果服务于生产的桥梁和纽带,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水稻试验站推进粳稻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罗山、商城、平桥、潢川、淮滨、固始等县区建立籼改粳高产示范点47个,示范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通过应用延迟栽培、泥质法育秧、机械移栽、两段栽培技术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种植粳稻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8个,超千亩的种田大户有38个。其中,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植专业合作社2000多亩粳稻平均亩产达到710公斤,每亩比种植籼稻增产增效近400元。油菜试验站在五个示范县建立油菜核心示范区3500亩,示范面积3万余亩开展高产机收油菜新品种及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双低广适性油菜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油菜轻简化高效低损失生产技术研究应用与示范等,推广机械化种植、轻简化栽培、高产保优栽培、高效杂草防治等油菜生产主推技术,示范区机械化生产率占70%,大田生产达10%,示范区亩产一般都在150公斤以上,比非示范区增产20%左右。尤其是免耕栽培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显著地减少劳力数量,在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的同时,有效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深受种植户欢迎。茶叶试验站分别在佛灵山茶叶生态、信阳农科茶叶有限公司建设茶叶加工示范生产线各1条;进行试验示范工作。初步确定了日产150公斤、500公斤、1000公斤三个生产规模的信阳毛尖茶生产线生产工艺与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方案,并建设了1条日产150公斤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线和1条日产500公斤信阳毛尖茶清洁化生产线,为当地茶叶加工企业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信阳红麻试验站在浉河区、息县、固始县、潢川县、罗山县、光山县等6个县区建立红麻产业技术示范基地,面积285亩,辐射带动周边5万余亩的红麻生产发展。在示范基地重点展示红麻高产高效品种、红麻重大有害生物的检测预警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红麻机械收获技术、麻骨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了福红991、福红992H318H368、红优2号等主导品种,显著提高了当地红麻产量和农民种植技术水平。
[科技成果转化] 籼改粳产业化进程加快,豫南稻区粳稻生产面积达到101万亩,增产超过1亿斤,增收3亿元。全年示范推广农作物品种10余个。籼稻新品种冈优5330II688、广两优916、珍珠糯、香丰1026示范推广超过60万亩。优质糯稻新品种珍辐糯推广种植近30万亩,成为潢川县主栽品种之一。油菜品种信优2508示范推广达到5万亩。在平桥、罗山、息县、潢川、固始5县区共建水稻、小麦、油菜百亩示范方11个、千亩示范方5个、万亩示范方2个。珍珠糯在平桥区九店乡顾店村百亩高产示范,亩产稻谷857.1kg,创造我市糯稻高产纪录。小麦丰产方和高产示范区比当地增产幅度超过10%,油菜品种信优2045核心示范基地产量比非示范区增产15%以上,高产田块增产25%。帮助山信、金丰、顺兴粮油等企业开发的无公害、有机大米热销市场。帮助信阳毛尖集团、文新、佛灵山等企业开发了信阳毛尖、信阳红茶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生产线,在加工厂规划、生产线设计及设备选型配套、工艺技术指导方面进行技术服务,推动了信阳茶产业发展。
[农业科技服务] 2012年,坚创新成果种下去,科技帮扶沉下去以种田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抓手,推广了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粳稻晚播技术、泥质法育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双低油菜丰产栽培技术、冬小麦一播全苗技术等,共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 101场次,培训人员1.5万人次;开展科技咨询67次,受益群众2万余人;推广实用新技术10余项,印发技术资料3万多份;发布病虫测报10期,建立了基于精确用户的短信群发平台,指导农业生产。2012年我市稻曲病发病较重,由于测报准确,指导及时,病情得到很好控制。
[学术交流合作]  2012年,信阳市农科所科研人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第一作者)31篇。中国水稻所、中国茶叶所、中国麻类所、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科技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国家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辽宁省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及国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团队来我院指导工作。先后召开千名种田大户科技服务行动启动暨技术培训会、信阳籼改粳项目启动暨技术培训会、信阳市油菜丰产技术现场观摩暨五化生产培训会、信阳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观摩会、信阳籼改粳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等大型会议10余次,与省内外同行展开广泛交流。5个试验站也先后召开计划、培训、观摩及年度工作会。
[农业科研成果2012年获奖成果4项。信优2508的选育及应用分别获信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河南省农科系统一等奖,国审高产多抗广适杂交旱稻新品种信旱优26选育及应用获得河南省农科系统二等奖。高产优质紫云英新品种信紫1号选育及配套种植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技平台建设]依托信阳市农科院,新组建了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信阳市农科院目前已拥有5个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1个农业部观测实验站,省级的有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研发基地、2个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国家和省级科技平台数达到12个。按照首席科学家和岗位科学家的安排和指导,这些平台的科研、示范、推广工作得到有条不紊的展开,在国家和省级产业技术体系等年度考核中均为优秀。加强设施建设,改善科研条件。投资180万元建设南繁基地;投资120万元修善水稻原原种基地,建设试验仓库及种子保存实验室,对基地进行道路硬化、沟渠整治和桥梁改造;投资36万元在五里店茶叶示范园内修路,建病虫害观测实验室,安装自动虫情观测灯、田间小气候自动观测仪等生物观测设施及茶园环境气候因子数据采集系统。
[人才队伍建设] 2012年,信阳市农科院有4人获得信阳市拔尖人才称号,3人获得市学术带头人称号,1人当选浉河区人大代表。引进2名硕士、2名学士来院工作,1名在职硕士获得学位。2人考取在职硕士研究生,1人考取在职博士研究生。晋升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6人。引进4名博士后合作开展项目研究,被评为全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2人晋升副科级职务,干部管理队伍得到加强。
[农业科技宣传] 2012年年,信阳农科院在省市电台、网站、报刊上发表农业科技宣传文章139篇。保持了在市直单位和河南地市级院所的信息发稿领先位置,多条被评为信阳要闻。本院网站升级到新网G5空间。通过有深度、有声势、有影响的报道,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地发出来自农科院的好声音,提升了全市农科系统的社会能见度、学术活跃度和科技影响力。河南省电视台河南新闻栏目两次报道豫南籼改粳工作。1031,《河南日报》刊发籼改粳豫南农民喜迎水稻新变革的专题报道,以通栏篇幅介绍信阳农科院籼改粳工作。925,《信阳日报》刊发为了大地的丰收的专版报道,介绍了市农科院的发展变化。报送的新闻:我市首家院士工作站落户市农科院,被评为“2012年信阳十大新闻。市农科院获得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先进单位称号。

上一篇:农业科技2013年
下一篇:农业科技2011年
 

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分院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信阳市民权南街20号 邮编:464000
联系电话:0376-6691703
豫ICP备10022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