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技术咨询
高温酷暑天气食用菌生产应对措施
浏览次数:1  添加时间:2025-07-22 03:50
  当前正值春栽香菇、灰树花等食用菌越夏管理关键时期。大范围长时间的极端高温天气对当季食用菌生产是个严峻的考验,棚内温度32℃以上影响食用菌菌丝生长活性,39℃以上4小时即可造成香菇菌丝“中暑”死亡,缺氧会加剧高温伤害程度。信阳市农科院、河南优特项目优质食用菌专项任务团队、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针对当前极端高温天气对食用菌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以下预防措施,指导食用菌生产,以确保菇农秋冬出菇季节的丰收。
  1.加强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合作社可通过加装风机水帘,环境温度可降低8℃~10℃,同时增加通风量;无条件的可以通过在棚内增加电风扇加强棚内空气流动,补充新鲜空气。
  2.加强遮阴降温。增加发菌室(棚)顶部及四周遮荫层厚度,可搭设双层遮阳网,网与网之间的距离保持50cm以上,并在内棚增加一层遮阳网,保持大棚内通风顺畅。
  3.辅助喷淋降温。在越夏棚顶部安装喷水带喷淋深井水降温、地面喷深井水蒸发降温,但注意严禁向菌棒直接喷水降温,以防止高温高湿环境下菌棒污染。应于早上棚内气温不高时就开始喷水,尽量控制棚内温度32℃以下。喷水注意检查喷头,尽量喷雾状水,降温效果好。长时间喷水后棚内湿度大,注意加强通风排湿,湿度过大极易造成空气中溶氧量低,造成香菇菌棒缺氧。
  4.避免积温产热。菌棒尽量单层摆放,菌棒间距3-5厘米,防止菌棒紧贴互相产热、散热性能差,严禁搬动菌棒,以免引起菌丝呼吸代谢加快产热,加剧菌棒高温烧菌。
  5.及时处理污染菌袋。对已经感染的菌棒,及时清理,若局部出现污染,应及时刮去污染部位的培养料,再用石灰粉(浆)涂抹,进行消毒处理。已全部“烧菌”的菌棒,要及时进行脱袋晒料,以便重新利用。
  6.加强安全生产。高温天气也是用电高峰期,防止因线路老化引起火灾。同时,高温期强对流天气活动频繁,大风、暴雨等不良天气对生产影响较大,因此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和不良天气预警信息,做好棚室加固、供电线路检修、排水排涝设施畅通,防止不良天气造成生产危害。
 
 

段庆虎 

上一篇:无
下一篇: 抗高温热害 保水稻丰收
 

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分院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信阳市民权南街20号 邮编:464000
联系电话:0376-6691703
豫ICP备10022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