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采用钵体育苗盘或纸筒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相互易于分散的水稻秧苗,或采用常规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后手工掰块分秧,然后将秧苗连同营养土一起均匀撒抛在空中,使其根部随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栽培法。它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拔秧、插秧传统习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子和秧田,操作简单、高产、稳产、高效的优点,是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其主要技术环节有以下几点:
选择良种 选择生育期适宜、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的高产组合,这样可以弥补抛秧稻栽培时根部入泥浅,不抗根倒及穗小粒少的缺点。
培育壮秧抛秧栽培的育秧方式有几种, 但不论哪种育秧方式, 育出的秧苗必须秧苗生长整齐、无病虫危害、叶色嫩绿、根系发达但不串根,矮壮、带土,抛栽后易立苗。
1、软盘湿润育秧①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按照到平、光、直、糊的要求精做秧板。摆秧盘前施好基肥,每亩用复合肥40~50千克;②种子催芽前需经晒种,以增加种皮透性和酶的活性,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种子经过风筛、水选等措施,除去杂质、秕粒和病粒,以提高种子净度;用强氯精等浸种,杀灭种子所带病菌;做好炼芽工作,增强种芽的抗寒能力。播种时以短芽和露白谷种为好。③60.5厘米×33厘米规格的秧盘每盘561孔, 每亩大田需40~50个秧盘。在秧板上可将秧盘2个横摆和4个条摆,保证秧盘与地面接触良好,摆盘排平、排紧;用干净的水沟泥或塘泥作营养土,做成泥浆填满秧孔并刮平,待泥浆沉实到孔深的2/3即可播种(泥浆法);也可用过筛的园田细土,先装满秧孔的1/2~1/3,播种后再盖些细土, 并扫净盘面细土,以防串根, 然后洒足水分,或上一次跑马水(细土法)。一般4叶期前抛栽的, 每孔播3~4粒种子, 5叶1心期左右抛栽的, 每孔播1~2粒种子。细土法育秧的成穗率比泥浆法高,秧苗素质好。④秧苗1叶1心时上水,施好断奶肥,每亩用0.5~1千克尿素。同时,为控制秧苗高度,促使秧苗矮壮、多蘖,一般在此期喷施多效唑。喷药时秧田一定要平整,且田面干燥,防止积液,免生药害。秧田期水分管理要坚持湿润灌溉,防止串根。既要防止过干,又要防止水层淹没秧盘。一般出苗前半沟水,气温较高的季节,每隔2~3天灌一次跑马水, 让其自然落干, 盘土湿润。移栽前3~4天, 每亩施尿素7千克作送嫁肥。
2、肥床塑盘旱育秧 ①苗床培肥做到粪、肥、土充分融合,床土海绵状。②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同前述。每亩大田用种量0.75~1千克。③每亩本田约需30张秧盘。要做到盘与盘、盘与苗床衔接无缝。用事先筛好的营养土撒底泥,深度达到孔深的2/3,要求穴穴均匀。④播种时可先播去2/3,留下1/3进行补稀,最后达到每孔1-2粒。播种后盖好营养土至孔口,扫去秧盘上余土,最后淋足水,铺上一层薄稻草,盖上地膜,注意地膜要压实,防止大风将膜吹开,一叶一心时揭去地膜。⑤揭膜时,结合浇水每百盘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5克。 3叶前保持盘土湿润,以后进行控水,抛秧前1天浇一次透水使盘土与秧根粘紧。
3、秧田直接育秧常用的方法有湿润育秧和旱育秧两种,其方法与常规育秧方法相同。①旱育秧,不用秧盘,播种出苗后实行旱育旱管。注意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杀菌处理,防止3叶期青枯死苗,1叶1心期至2叶1心期用多效唑喷施, 以矮化秧苗,移栽时铲秧和带土拔秧。这种方法,往往秧苗整齐度差,适合于中、小苗移栽。②湿润育秧,除在1叶1心期喷施多效唑外, 在水浆管理上要经常脱水露田, 使秧板沉实板结,既有利于控制苗高,又有利于后期烤田拔苗,为了顺利地进行带土拔秧,移栽前4~5天施一次送嫁肥, 每亩用尿素5千克左右,再烤田至泥不陷脚,秧苗上水过夜后再拔秧, 省时省力,但必须在上水后2天内拔完,否则新根下扎,秧苗难拔。另外,可在拔秧前一周左右放干田水,以后不上水, 6~8天后,老根脆断,新根大量发生,有利于分棵带泥拔秧。这种育秧方法可培育出矮化的多蘖中、大苗。
备好大田抛秧大田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排灌方便,有利于调节水层和润湿状态,确保抛秧后立苗;②田面要平,寸水不露泥, 不积水,有利于均衡生长;③整田后地表软硬适宜,田面呈水浆糊状,无杂质,泥层不硬不陷,有利于抛秧时秧根入土和立苗活蔸。在抛栽前,肥料施用每亩大田用尿素15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
合理密植确保抛栽质量抛秧成败的关键是抛秧后立苗时间的长短。抛栽水层保持1~2厘米,有利于扎根立苗,抛后迅速生长,且秧苗死亡率低。水层过深,易造成秧苗漂浮堆积。抛秧时应保证秧苗根部带土,既有利于抛散,又有利于立苗。而不带土的秧苗,尤其是中、大苗,抛时平躺地表,立苗缓慢。抛秧最好是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这样可使抛后秧苗快速立苗。抛秧的动作与撒种相似,应尽量抛高、抛远,先撒后点。具体作法是:用手抓住秧尖,向上抛,抛高约3米左右,下落秧苗入泥深、立得稳。首先抛总秧苗量的2/3,再按3米宽秧厢捡一条30厘米宽的工作沟,以便田间管理,其次剩余1/3在工作沟向两边抛稀补缺,最后是抛后移密补稀。抛时要尽量使秧苗独立、分散。抛秧基本苗多少,对成穗数和产量影响较大。抛栽基本苗少,尽管穗型变大,但穗数过少,难以高产;基本苗过多,也不利于高产群体结构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抛栽稻比同类型移栽稻高产田基本苗增加5%~10%为宜。
合理施肥 抛秧稻的总施肥量与普通栽栽培法大体相似,由于抛秧栽培本田群体密度大,又属带土浅栽,根系分布浅,基本无返青期,前期长势具有“爆发”的优势, 所以分蘖肥不能过多。高产田施肥原则是均衡施肥、前轻后重,穗粒肥用量比普通栽插稻增加。氮肥50%作底肥,20%作分蘖肥,20%作穗肥,10%作粒肥,即分蘖肥与穗粒肥比例为4∶6。施肥形式上应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
科学管水由于抛栽稻分蘖多,扎根浅,在水浆管理上应以防倒为重点。为加大秧苗入土深度,改善苗姿,应坚持薄皮水抛栽,秧苗带土高抛,抛秧后立即做平口缺,防止大雨积水,引起倒苗。抛后3~5天内, 最好坚持阴天或无雨天气夜间露田,晴天中午后建立水层,抛栽3~5天后灌薄水层,促进发根活蔸分蘖。另外,晒田时间应适当提早,一般在每亩苗数达预定苗数的80%时,适度晒田控苗,以抑制分蘖,控制群体。晒田宜反反复复,不可一次晒得过重,多次轻晒,逐步加强,到泥面不下陷时为止。抽穗后坚持干湿交替、保持土壤硬板湿润,防止灌水时间过长,土壤软烂,引起根倒。后期断水不宜过早。
搞好综防 抛秧稻基本苗多,分蘖快,繁茂性好,易招致病虫危害,要立足早防早治。秧田期主要防治立枯病、青枯病等,中后期注意防治稻曲病、纹枯病、白枯病、螟虫、稻飞虱等。抛秧稻田间植株分布不规则,不便进行中耕除草,通过农业措施和化学除草显得特别重要。在农业措施上,一是实行水旱轮作,适时翻耕,提前诱发杂草;二是抛秧力求均匀、促进早发,创造繁茂群体,不给杂草以生存空间。化学除草应在抛后4~5天, 当绝大部分苗已立稳时灌水5~7厘米,施除草剂稗阔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