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籼稻已经进入灌浆结实的重要时期,也是决定稻谷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此期主要通过养根保叶,防止根、叶早衰、贪青、倒伏,以保持和延长根、叶功能期,保持顺利灌浆,促进正常成熟,从而达到粒多、粒重,丰产丰收的最终目标。此期应做好以下田间管理工作:
1、间歇浅灌
抽穗、开花期间应保持3厘米左右的水层,开花后间歇浅灌;乳熟期“湿湿干干”,以湿为主,灌一次水自然落干,停1—2天再灌;蜡熟期“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灌一次水自然落干,停3—4天再灌。一般在收获前7天停水,方便收割。
2、酌施粒肥
施用原则:早施、少施,只在薄地上,抽穗时叶片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叶片含氮量低于1.3%时才施,用量一般以每亩硫酸铵5—7公斤为宜,也可采取每亩用尿素1公斤左右,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50—60公斤,用喷雾器叶面喷洒,对贪青稻田可只喷磷酸二氢钾。
3、病虫防治
此期关键应防治穗颈瘟、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蝗等。
4、适时收获
水稻收获适期为蜡熟末期和完熟初期,此期稻穗外部主要特征有:谷粒全部变硬;穗轴上干下黄;有2/3枝梗已干枯,即应及时收获。另外,在收割、脱粒、入仓、留种过程中,应注意做到:
(1)收割要细、快、净。注意稻株要割茬低,轻割轻放,晒3-6天,拣净捆齐,以备脱粒。
(2)稻株风干后脱粒,扬净晒干,稻谷含水量在13.5%以下时,即可入库。
(3)留种田块要严格去杂去劣,单打单收,单独存放。另外,注意在脱粒、晾晒、入库过程中严防混杂;操作要轻,防止擦破种皮(谷壳)。
(郭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