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25日至8月5日田间调查,水稻田主要病害有水稻纹枯病、稻瘟病;主要害虫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
目前,我市水稻已进入抽穗期,粳稻处于孕穗期,部分田块发生病虫害,生产上应根据实际病虫发生情况,做好防治。
1、水稻纹枯病防治:病丛率10%,防治药剂:每亩可选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毫升,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40克,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24%噻呋酰胺(满穗)悬浮剂40毫升,药后7—10天病情仍然有发展,需进行第二次防治。
2、稻瘟病防治:防治时期;水稻破口始穗期施第一次药,齐穗期补施第二次药。防治药剂:每亩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克加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30%克瘟散乳油100毫升,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40克,或1%申嗪霉素悬浮剂80毫升。
3、稻曲病防治:水稻破口前5—10天施药;若破口到齐穗期间,阴雨高湿天气利于发病,应再施药一次。防治药剂:每亩可选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毫升,5%井冈霉素水剂300—400毫。
4、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治:防治指标:二化螟,枯鞘丛率达8%以上;稻纵卷叶螟,穗期百丛幼虫20一30头;稻飞虱,孕穗期、抽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齐穗期后百丛虫量1500头;防治药剂:每亩可选用40%毒死蜱乳油80-120毫升,20%三唑磷乳油100-120毫升,25%杀虫双水剂200—300毫升,或8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40克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克复配剂,
以上药剂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