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一年中信阳毛尖茶生产的关键季节,是茶叶生产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做好春季茶园管理措施,及早抓好早春茶生产,对提早开园、增加春茶产量、提高茶叶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也事关广大茶农的切身利益。生产上,茶农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树势衰弱、抗逆性差、春茶产量低等情况,严重影响茶农收入。针对以上情况,信阳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技术团队依托并结合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信阳市茶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各项目平台等的任务要点及指导意见,制定春季茶园管理技术措施如下,供茶企茶农参考。
一、浅耕松土
浅耕是春茶增产的重要措施,可实施春茶前后春茶后浅耕各1次,浅耕深度为5~10厘米,不可太深,否则损伤根系,不利于春茶根系吸收养分。春茶前浅耕一般在2、3月初可结合追肥催芽肥一同进行。在经过冬季的雨雪天气,茶园土壤较为板结,土温较低,春茶前浅耕一方面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春茶提早萌发;另一方面,能铲除冬春杂草,减少养分和水分损失,还能切断土壤毛细血管,有利于吸收春雨,保持土壤水分。春茶后浅耕可结合茶树情况在5月下旬进行,可提高土壤保水蓄水能力,减少夏秋杂草滋生。
二、开沟防渍
冬春雨雪后,对排水不畅的茶园,要及早理清沟系,保证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防止茶树受渍害烂根,造成茶芽迟发和减产。
三、早施催芽肥
催芽肥在春茶萌发前25天施用为宜。春肥以速效高氮肥为主,可选用尿素、硫酸钾复合肥,茶叶专用肥和水溶性有机肥等。施肥量一般占全年氮总量的30%。在开春回暖后于茶树行间树冠外侧开浅沟,施肥后覆土,防止养分损耗流失;另外一种是叶面肥,在春茶采前一星期,或在采茶后,喷施时间选择在晴天之日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每周喷洒2-3次。用叶面肥增强叶片纤维质、增厚蜡质层,增加作物自身抗病虫害功能,也能帮助茶树补充必需氨基酸,提高品质。
春肥不但有助于春茶增产,而且对提高夏秋茶的产量也有良好的作用。施春肥的茶园与不施春肥的茶园比较,全年增产10%-20%。
四、合理修剪
成年茶园一般春季为了多采春季名优茶而不修剪或采用摘顶疏枝的方法剪去徒长枝和过密枝条,茶树一经修剪就要推迟茶芽萌发,宜将春茶前期的修剪推迟到春茶采制结束后进行。根据茶树生长势强弱和衰老程度不同,可选用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对受冻或者病虫害侵袭的上部枝条进行整形轻修剪,轻修剪的茶园只剪去蓬面的“鸡爪枝”、“枯死枝”、“病虫枝”、“突生枝”,一般剪去5~7厘米。对分枝过密而树势弱的茶园,则需重修剪。
幼龄茶园:主要采取定型修剪,冻害较轻的要按照定剪留高标准,一龄直播茶园15~18厘米(无性系茶园适当提高5厘米),二、三龄茶园在上年的剪口上提高10~15厘米进行修剪。对达不到定剪高度的要继续留养,对冻害较重的应将冻死枝梢全部剪除,剪口落到鲜口处。
五、病虫害防治
在茶树修剪工作完成后,要彻底清除园内的枯枝、落叶、落花及杂草,以消灭病虫源和提高地温。春季茶园易发生黑刺粉虱、绿盲蝽象及茶蚜虫等害虫,可采取物理防治(粘虫板、杀虫灯)的方式进行预防,以及使用低毒高效药物或选用对人体危害小的植物源或生物源农药进行防治,确保茶叶质量安全。
六、预防倒春寒
北方茶园4月初易发生倒春寒,特别是一些平地茶园。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加强监测预警,科学主动应对,积极防范春季干旱、冻害、倒春寒等恶劣天气。在霜冻来临前,应及时进行茶蓬覆盖(作物秸秆、遮阳网等),或利用茶园喷灌设施,进行喷水防霜。
七、科学合理采摘
茶叶采摘是茶园田间管理技术性较强的措施之一,采摘时间与标准关系到茶叶上市时间和价格,从而极大地影响茶农或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是当茶树有10%左右的芽叶达到采摘标准时即可开园采茶。在春茶早期,茶叶品质优异,经济效益较高,应及时采摘,以抓质量为主,每隔3~5天采一次;中期抓产量,每隔4~5天采一次;后期采养结合。二是鲜叶采摘后及时运回,分批摊晾,分级验收,从而可以确保原料新鲜、洁净。三是茶叶采摘与各项栽培措施相互配合,只有在加强培肥管理、配合修剪的前提下,才能发挥采摘的增产提质效应。
八、做好生产加工前的准备
为迎接茶园开园,春备要抓早。一是保持基地、园区道路通畅和加工场地环境的清洁;二是提早进行茶叶加工厂房检修维修、机具添置、设备保养等;三是制茶燃料、辅料和工具的准备;四是做好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人员及经营人员的岗前培训(包括鲜叶采摘、茶叶加工、安全生产、茶叶卫生等各项知识培训),须在春茶前准备就绪。
(蒋双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