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农事指导
信阳小麦春季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建议
浏览次数:69  添加时间:2019-02-19 08:52

    气温回升,小麦生长发育旺盛,是决定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杂草的高发期和病虫害的重发期。加强麦田春季管理,抓住有利时机尽早进行化学除草,做好各类病虫害监测和预防工作,确保信阳小麦多成穗、成大穗,为夏粮稳产高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信阳小麦春季发生的主要病害
    1、麦黄花叶病
    小麦黄花叶病又称梭条斑花叶病,是一种病毒病,主要靠病土、病根残体、病田水流传播,也可经汁液摩擦接种传播,还可随着机械耕作向周边田块扩展。不经种子、昆虫传播,传播媒介是一种习居于土壤的禾谷多粘菌。冬麦播种后,禾谷多粘菌产生游动孢子,侵染麦苗根部,在根细胞内发育成原质团,病毒随之侵入根部进行增殖,并向上扩展。小麦越冬期病毒呈休眠状态,翌春表现症状。小麦收获后随禾谷多粘菌休眠孢子越夏。河南省近年来黄花叶病毒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豫中、豫南发生比较严重。信阳麦区小麦黄花叶病2月中下旬开始表现症状,3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对于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来说,秋播后土壤温度和湿度及翌年小麦返青期的气温与发病关系密切。禾谷多黏菌休眠孢子萌发侵染小麦的最适土壤温度是15℃左右,土壤湿度大更有利于休眠孢子萌发和游动孢子的侵染。年前如果气温相对较高,田间也会表现症状,但以早春症状表现比较明显。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黄化,植株矮小,分蘖减少。苗期发病小麦植株先在心叶上呈现褪绿或坏死状梭形条斑,与绿色组织相间,呈花叶症状;返青后心叶花叶症状更加明显,有的麦株心叶扭曲伸展不开;拔节后下部叶片变黄枯死,严重者甚至主茎也枯死,中部叶片出现大量黄绿相间的斑块,条纹,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较少,严重者不能拔节抽穗。该病在田间扩展较快,一般开始点片发生,随着耕作或田间水流向四周逐步蔓延,如不做处理,2-3年后可蔓延至整块田发病。
    2、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发生盛期在3月中旬至5月上旬,目前该病已成为河南省小麦第一大病害,每年发生面积在4000万亩左右,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近年来信阳小麦纹枯病年均发生面积在200万亩以上,且有加重发生的趋势。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病害,随着秸秆还田范围的扩大和持续进行,纹枯病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由于病原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存活,小麦苗期就能感病。病害发生后首先在叶鞘上形成梭形或眼点状病斑,小麦拔节后进入发病高峰期,在叶鞘上形成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杆状,继续沿叶鞘向上部扩展,并向内侧发展深入叶鞘,导致烂茎、后期倒伏。发病严重的后期常常抽不出穗子或形成枯白穗,后期病斑上产生白色霉状物并纠结成团,最后形成褐色菌核。
    3、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发病盛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尤其以高产麦田、水浇地、低洼潮湿麦田发病严重,河南省每年发生面积2000万亩左右,可造成小麦一定程度的减产,信阳以稻茬麦发生较重。
小麦白粉病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颖壳和芒。初发病时,叶片上出现1-2㎜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至近圆形或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到外力或震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散生小黑点。病斑可连成片,导致叶片变黄或枯死。
    4、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信阳麦区以条锈病和叶锈病发生危害较重,秆锈病发生少危害轻。条锈病发生危害盛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叶锈病发生较晚,危害盛期在5月中下旬。河南省条锈病和叶锈病每年发生面积均在2000万亩左右,信阳麦区发生较重,如不及时进行防治,对小麦产量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小麦锈病以夏孢子随气流远距离传播,具有流行速度快、暴发性强、危害损失严重等特点。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在叶片上形成排列成条状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窄小而鲜黄色。叶锈病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省,橘红色,夏孢子堆中等大小。夏孢子堆破裂后引起叶片水分大量散失,导致小麦叶片枯黄,提前枯死,失去光合功能,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5、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扬花期连阴雨天气、结露、雾霾、多雾等气候条件及田间湿度大均有利于该病发生,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发生频率增加,2-3年即严重发生一次,危害程度较大,不仅造成小麦减产严重,导致品质下降、岀粉率降低、发芽率降低,病麦籽粒中含有的毒素食用后会导致人畜中毒,严重危害健康。
    赤霉病可以危害幼苗、茎秆和麦穗,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苗期在麦苗基部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随病情加重,麦苗萎焉死亡,形成苗枯。
    返青拔节期,在麦苗基部茎节处,发生水渍状褐色病斑,并向叶鞘蔓延,在空气潮湿时,病部出现粉红色霉层,严重时上部枯死,形成茎基腐。
    抽穗到成熟期,发病初期在小穗和颖壳上产生水渍状浅褐色病斑,麦芒枯死,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造成穗子枯黄。后期引起整个小穗和穗子枯死,造成秆腐和穗腐。田间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病麦籽粒中产生有害的毒素,严重影响品质。
    二、春季发生的小麦虫害
    1、小麦蚜虫
    信阳麦区发生的小麦蚜虫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和禾谷益管蚜三种。从出苗到成株期均可危害,以若虫、成虫群集在叶片、秸秆、穗部吸食汁液,被害处最初成黄色小斑,后为条状大斑,逐渐枯萎,整株变枯甚至死亡。
    小麦蚜虫可分为苗蚜和穗蚜,以穗蚜危害最重。穗蚜发生盛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蚜虫除了直接危害外,还传播病毒,造成污染,诱发其它病害。河南省近年来蚜虫每年发生面积均在5000万亩左右,产量损失较大。
    2、麦蜘蛛
    信阳麦区危害小麦的螨类主要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麦蜘蛛春秋两季均可危害,但以春季危害较重。发生盛期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河南省每年危害面积在2000万亩左右,经过防治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
    麦蜘蛛以若螨、成螨吸食麦叶汁液,破坏叶绿素,麦叶受害后先出现白斑,后逐渐变黄。受害轻时,植株矮小、发育不良,麦穗少而小;受害重时,麦株不能抽穗,最后干枯而死。
    3、小麦粘虫
    小麦黏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分布较广,我国20多个省都有发生,黏虫幼虫多食小麦叶,严重时可将小麦叶片全部吃光,危害较大。成虫产卵于叶尖或嫩叶、心叶皱缝间,常使叶片成纵卷。幼虫共6龄。初龄幼虫仅能啃食叶肉,使叶片呈现白色斑点;3龄后可蚕食叶片成缺刻;5一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老熟幼虫在根际表土1一3cm做土室化蛹。成虫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觅食,半夜交尾产卵,黎明时寻找隐蔽场所。温湿度对黏虫的发生影响很大,雨水多的年份黏虫往往大发生。
    粘虫因其群居性、迁飞性、暴食性,成为全国性农业重要害虫,能使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亩作物毁于一旦。豫南麦区小麦粘虫常年发生较轻,仅个别年份稍重。以幼虫咬食小麦叶片,3龄以后进入暴食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形成光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三、信阳麦田杂草发生危害特点
    1、信阳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及危害
    信阳麦田杂草以一年生杂草为主,少数为二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危害较重的有猪殃殃、看麦娘、荠菜、牛繁缕、婆婆纳、卷耳、野燕麦、菵草、早熟禾等,共13科近30种,是小麦生产的一大危害。由于受地理条件及耕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稻茬麦田杂草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种类多、密度大、分布广、危害重。发生面积在70%以上,从近几年麦田的调查来看,一般田块常年每平方米有草46-58株,部分稻茬麦田发生严重的每平方米高达520-600株。杂草的发生不仅与麦苗争光争水争肥,而且还传播病虫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据调查,小麦因杂草产量损失可达15%,河南省近年来杂草年均发生面积5000万亩左右,产量损失上亿公斤。
    2、杂草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
    信阳麦田杂草在秋、冬、春季均有萌发生长,但萌发高峰在秋末冬初和早春。麦田杂草有两个出苗盛期,个别种类在次年返青期还可以出现一次小高峰。第一次主要集中在冬前10月下旬-11月上旬,一般比小麦晚10-20天,到小麦分蘖期形成第一个盛期,此期出苗的杂草是麦田杂草的主体,约占麦田杂草总数的75%以上。第二个盛期
    在越冬后,即小麦拔节后至扬花初期,多在3月中旬-4月底出苗,此期杂草发生晚,危害较轻,与越冬型杂草同时在麦田发生,生长速度快,危害大。
    近年来,由于长期使用以苯磺隆和二甲四氯为主要成分的阔叶除草剂及不规范调种和引种,使稻茬麦田杂草的群落不断发生变化,优势种群演替频繁,原来没有的杂草或原来是次要杂草的种类演变为主要杂草优势种,同时杂草的耐药性、抗药性也不断增加,一些在前几年效果较好的除草剂除草效果变差。总体上阔叶杂草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一些地区,禾本科杂草呈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特别是稻茬小麦,一些地块已造成严重减产,所以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彻底进行防除。
    四、信阳小麦春季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春季随着气温回升,麦田病虫草害也进入多发重发期。加强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 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粘虫、穗蚜、红蜘蛛等病虫害的监测预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早着手,选好对路药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防控,可很大程度上减轻危害。
   1、病害的防治
起身拔节期,对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等发生较重的田块,当小麦病株率达到15%时,每亩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隔7-10天再施一次药,连喷2-3次。注意加大水量,将药液喷淋在麦株茎基部,以提高防效。
   豫南麦区还要注意对条锈病进行密切监控,要“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及时消灭发病中心,防止扩散蔓延。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克,或30%戊唑醇悬浮剂10~15毫升,加水30-5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再喷药一次。
    抽穗至灌浆初期实施“一喷三防”,重点防治赤霉病、锈病、白粉病和穗蚜、粘虫、吸浆虫等病虫害。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0-100克+25%多菌灵200-250克或50%多菌灵·福美双复配剂150克或25%氰烯菌酯100克或25%咪鲜胺60克+3%啶虫脒乳油20~30毫升+磷酸二氢钾100克+尿素(浓度不超过2%,弱筋小麦不用)兑水喷雾。对于赤霉病,若抽穗开花期阴雨多或田间近地面空气湿度大、气候条件适宜病害流行,齐穗期第一次用药后,隔5-7天再防治一次,一般2-3次,确保防治效果。
    2、虫害的防治
   当穗蚜百株达500头以上时,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3%啶虫咪2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或 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也可用机动弥雾机低容量(亩用水量15公斤)喷防。成熟前20天停止施药。
    当发现每平方米有3龄前粘虫15头以上时,每亩用灭幼脲1号有效成分1~2克,或灭幼脲3号有效成分3~5克喷雾防治。
    3、及早进行防治杂草
早春是防治麦田杂草的第二个关键时期,要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或中耕除草。以播娘蒿、荠菜、泽漆和猪殃殃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唑草酮、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唑嘧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唑草酮等药剂;以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选用炔草酸、精恶唑禾草灵和甲基二磺隆等药剂;以节节麦、蜡烛草等为主的麦田,选用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等药剂;对于阔叶草和禾草混生的麦田,选用氟唑磺隆、甲氧磺草胺、啶磺草胺或精恶唑+苯磺隆、炔草酸+苯磺隆等混配药剂。混用农药要注意酸碱性一致,以防降低药效。
    麦田化学除草一定要根据田间杂草发生种类以及下茬种植作物选准除草剂,按其推荐剂量、浓度、使用时期与方法严格用药。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选择晴天无雾、无风或者微风的上午9点以后至下午4点以前进行均匀喷施,尽量不重喷不漏喷,气温5℃以下及拔节后(3月20日以后)不宜进行化学除草,以防效果不好甚至对小麦或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土壤表面较干时,喷施除草剂要加大兑水量,一般亩用水量在40公斤以上。
    对于杂草较大,化除效果不好,宜采取中耕或人工拔除等措施清除杂草。及时中耕,还有除草破板结、增温保墒、促根增蘖、促弱转壮作用。弱苗田苗小根短,宜浅锄松土。

                                   (周国勤)
 

 

上一篇:使用麻育秧膜好处多
下一篇:2019年信阳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分院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信阳市民权南街20号 邮编:464000
联系电话:0376-6691703
豫ICP备10022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