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庆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商城县鄢岗镇的再生稻,固始县南大桥乡的双季稻、洪埠乡的水稻高产创建,光山县斛山乡的再生稻,罗山县周党镇的水稻覆膜清洁高产及再生稻等不同的水稻种植模式示范点,察看了水稻的田间长势情况,检查了病虫害发生情况,初步调查了水稻的产量构成情况,并对各示范点水稻田间产量进行了初步预测和评估。

尹海庆在分析上述示范点的产量构成后指出,各示范点均采取了提早播期,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加以配套措施促进高产的技术,各示范点均表现出了较高的产量水平,与大田生产相比优势明显。双季稻前季、再生稻头季基本成熟,丰收已成定局;高产创建及覆膜清洁化生产示范点的水稻已进入乳熟期,群体适中、叶色浓绿、茎秆强健,有较高的产量潜力。这表明了针对豫南稻区的大量冬季白茬田及紫云英翻青田,采用早播技术可以提高土地、光热等资源利用率,并可错开用工高峰,便于提高劳动效率以及实用技术的落实。尹海庆最后指出,豫南稻区处气候过渡带,各县区水稻种植习惯、基础条件等均有差异,宜进一步划分生态类型区,再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因地制宜的采取适合的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