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豫南稻区‘籼改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研究”2012年度总结会议12月10-11日在信阳召开。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驻马店市农科院、信阳市农科院、罗山、平桥、息县、固始、淮滨、商城、潢川等县区项目承担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和技术人员以及部分种子粮食企业代表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信阳市科技局副局长杨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进行了汇报交流,总结了一年来专项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并围绕产业发展、技术应用、技术服务、项目管理、信息宣传开展了充分的讨论。一年来,项目通过引进鉴定和筛选,初步建立起豫南“籼改粳”品种群;开展了新型农药轻简高效施药技术的研究,探索出了稻蓟马轻简高效防治技术;将抛植苗泥质法育秧技术成功应用到机插秧育秧过程中,实现了机插露天育秧;豫南稻-麦耕作制度得到进一步优化,粳稻-小麦耕作制度初步建立,粳稻套种小麦也初步获得成功;粳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建立起了不同产量水平、不同株叶形态的粳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粳稻生产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101.13万亩,平均亩产达到670公斤,高产田块超过了850公斤,信阳市粳稻生产面积达到61万亩。粳稻生产面积超10万亩以上的县达到4个,万亩以上的乡镇24个,种植粳稻的农民合作组织208个,超千亩的种田大户38个。
信阳市科技局副局长杨华在讲话时指出,我市首个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豫南稻区‘籼改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研究”自2012年实施以来,各协作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项目的落实情况好,科技人员的敬业精神好,社会的舆论好,希望各项目参与单位的同志再接再励,再加油,进一步加大科研和推广力度,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专项的各种任务。专项首席专家宋世枝研究员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2013年是乘势而上,克难攻坚的关键一年,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升研究水平,构建技术体系,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二是要扩大产业规模,形成局部优势,各县区要在基础条件较好,政府重视的乡镇列为籼改粳推进重点区域,将种田大户作为粳稻发展的主力军;三要强化基地建设,构建示范走廓,要在沿沪陕高速、106国道、312国道等重要干支线建好一批示范基地示范点,充分展示籼改粳的成果;四是要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继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各县区技术负责人要实行包干责任制,确保技术的落实,把各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办出水平,办成亮点,办成样板;五是要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提升“籼改粳”知名度,各有产业化任务的单位要指定专人做信息宣传工作。宋世枝最后强调,要把好事办好,“籼改粳”有利于大幅提高单产和总产,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优化耕作制度,推进机械化和轻简栽培技术的应用,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集约生产,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实事,要在技术上把好关,杜绝技术失误,在服务上下功夫,实现大面积稳产高产,增加农民收入,在项目管理上规范,实现项目科学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