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信阳“籼改粳”项目2012年工作会议召开,市农科所、科技局、气象局、农机局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来自罗山、潢川、息县、商城、淮滨、平桥等县区项目协作单位的负责同志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县区项目协作单位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各自县区去年“籼改粳”工作的基本情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年的工作找打算。会议经充分讨论,制定了2012年工作方案。基本思路是以品种群体构建和配套技术研究为核心,以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栽培技术体系和扩大粳稻生产面积为目标,突出品种引进、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技术、耕作制度优化、防灾减灾研究和高产示范,全面推进信阳“籼改粳”进程,圆满完成项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并确定了“粳稻新品种引进筛选展示”、“粳稻晚播机插技术研究与示范”、“粳稻两段栽培技术研究”等7项重点课题。各县区结合自身情况确定了各自选题。市科技局、气象局、农机局负责同志也都在发言中表示信阳“籼改粳”项目顺时应势,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将积极发挥本部门职能职责,配合做好工作。
副所长、项目主持人宋世枝研究员在作总结讲话时指出,2011年全市粳稻生产面积增加近30万亩,为我市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籼改粳”工作效果好,贡献大,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尤其在去年的农业抗旱减灾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社会反响很好,但也存在着各县区发展不平衡,技术落实不到位,对发展粳稻认识不足等问题。对于做好今年的工作,他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深化认识,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种植粳稻的好处,粳稻与籼稻相比产量高、品质优、有利于优化耕作制度,是信阳粮食生产一次新的革命;二是坚定信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发展粳稻是成为信阳水稻生产的必然选择;三是明确目标,各协作县区要进一步制定具体的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进粳稻生产;四是突出重点,各协作县区要大力搞好示范基地建设,突出基地的榜样作用,把发展粳稻的种种优点集中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