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本院新闻
豫南再生稻打响“抗高温保单产”第一枪!
浏览次数:1  添加时间:2025-08-08 10:56
  8月4日,潢川县双柳树镇付营村再生稻示范田迎来丰收季。经我院邀请国家统计局信阳调查队、信阳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现场测产,头季亩产达714.55公斤,丰收实属来之不易!
  自今年7月份以来,35℃以上高温天气常住信阳,加上自3月份以来干旱少雨,豫南大地,热浪滚滚,极端天气严峻考验着信阳的秋粮生产。“抗干旱,斗高温,保秋粮”正在成为豫南干群的一致行动。豫南再生稻以其精准的生育期安排、较高的技术含量,“五良(良种、良机、良法、良态、良制)融合”,用科技保障了秋粮生产。
  在灼灼烈日下,金黄的稻浪中,新型再生稻专用收割机正高效作业。我院刘祥臣研究员介绍说:这种由信阳农业部门推广的专用机型,割幅2.8米,比传统机型割台宽0.8米;两条履带总宽度是0.7米,比传统机型窄0.3米,稻桩碾压率由传统收割机的约50%降低至25%,有效减少头季机收碾压,较传统收割机增产20%以上,这一设计为再生季丰产奠定了基础。
  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站长、我院副研究员赵海英介绍说:再生稻是“一种两收”的水稻种植模式,头季水稻收割完毕后,稻桩会重新发芽长穗,可再收一季水稻,具有省种、省工、省时,有效错开茬口、产量高、米质优、效益高、抗灾能力强等优点,是目前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
  据了解,潢川县今年种植再生稻11万亩,自8月3日起,已经陆续进入头茬收割。“这块地是3月10日种的,农科院专家到我们田里看了,已经可以收了。”种植户李家才黝黑的脸上透着喜悦:“我已经种了8年再生稻,今天测的结果不错,而且新的专用机型履带窄减少稻苗碾压,二茬长得更好!”
  国家统计局信阳调查队副队长熊剑锋带领调查队成员全程参与见证,他表示将以此次实收实测为样本,反映信阳市再生稻生产情况,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据了解,信阳市再生稻种植面积已从7万亩迅猛增长至103万亩。我院党组书记钟思志表示,这一成果得益于“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等举措,实现增产与环保双赢。下一步市农科院将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动再生稻种植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应用,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为信阳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和扛稳粮食安全责任贡献农科力量。 

上一篇:无
下一篇:省市农科专家赴信阳开展特色油料作物抗旱技术指导
 

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分院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信阳市民权南街20号 邮编:464000
联系电话:0376-6691703
豫ICP备10022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