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安天下,农稳社稷。信阳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是全国八大糯稻主产区中品质最好的三个产区之一,也是国家超级杂交水稻示范推广和高产攻关示范基地。这里人杰地灵,一代名相孙叔敖造田兴水,曾使楚国富甲一方......
而信阳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自嘲是“与时间赛跑的人”。本地气候温暖适宜的时候在基地育种,试验田里能种下近万份育种材料。而气候变冷后,他们又如同候鸟一般飞到海南开展水稻南繁工作。他们随着太阳的直射变化而迁徙,他们就是我院、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籼稻育种岗位团队的科研人员。
信阳的冬天最低气温在0℃以下,而海南冬季的平均气温却已在23℃左右。水稻等主要秋粮作物可以在当地进行冬季种植,科研人员利用这种条件可以实现遗传材料的加代繁殖,缩短育种周期,加快育种进程。他们甘守寂寞,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挥洒着智慧和汗水,追寻“稻”路,践行着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的责任和使命。
2月底到3月初是南繁试验基地水稻抽穗扬花的高峰期,也是科研人员对水稻进行套袋、授粉的关键时期。籼稻育种岗位专家沈光辉表示:“纯度鉴定工作要一丝不苟地把每一株观察一遍,以判断种子纯度,来确定种子是否能进行下一步试验;杂交组合的配组要提前规划好亲本,然后进行剪颖、套袋、人工授粉等一系列工作,整套流程下来需要六七个小时。这段时间大家每天都要下田七八个小时,晚上脱下雨靴穿着一双泥点斑驳的拖鞋,经常焚膏继晷加班至夜深。”
“追着光和热,忍着苦与累。”守田埂、战高温,“泡”在海南三亚凤凰镇育种基地的团队主要开展杂交水稻苗头组合纯度鉴定、杂种优势组合测配、水稻新品系选育等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1020份后代材料的观察、记载、筛选,预计在4月上旬对成熟的试验材料进行单株或株系收获,随即就会在信阳市农科院本地的试验基地进行播种,开启新一季的育种工作。
他们是一群追逐太阳的人,是一群与时间赛跑的人,是一群与汗水为伴的人。他们忙碌的身影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新一代科研人员的代表和缩影,他们缺席了夜幕降临时家庭的餐桌,只为把育成的优质稻米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他们在创新中增长智慧,在奋斗中获取才干,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勇担使命,在激扬青春中作出属于自己的时代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