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我所申报的省重大科技专项“豫南稻区籼改粳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进行了论证。参加论证的专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教授,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研究员,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王才林研究员以及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的专家学者。
豫南是河南传统的籼稻产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800万亩,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杂交籼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水稻单产有了较大提高。与籼稻相比,粳稻具有产量更高、出米率高,商品率高,抗到伏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等优势,是我国粮食和安全的首要品种,是农业部“十二五”粮食生产的重中之重。论证会上,陈温福院士强调,“籼改粳”是江淮流域水稻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结构变化的必然要求,技术可行,条件成熟。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符合《全国种植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的江淮流域“籼改粳”的战略要求,是加强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在豫南实施“籼改粳”,大力发展粳稻生产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豫南水稻单产和总产,对保障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不仅是我市第一次主持组织实施的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我所也成为省内第一家主持承担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的市级科研单位。作为项目主持单位,我所在总结分析豫南以往“籼改粳”工作的基础上,针对豫南独特的生态生产条件,通过研究豫南粳稻高产、优质制约因素和关键技术,提出了以推迟粳稻抽穗灌浆期为核心的栽培策略,并在品种利用、适宜播期、病虫害防控、肥水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该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围绕豫南“籼改粳”稻麦耕作制度优化技术、粳稻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集成和粳稻机械化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等开展相关研究与大面积示范,并组织实施豫南粳稻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开发。通过项目的实施,研制适宜豫南稻区粳稻—小麦生产耕作制度优化、超级粳稻高产、稳产、优质栽培和粳稻机插秧轻简高产高效栽培等多项技术。
目前,豫南“籼改粳”发展呈现出规模迅速扩大、技术日益完善的良好态势,种植面积由2000年不足5万亩,发展到目前的100万亩,我市粳稻生产也由零星分散种植,发展到超过60万亩,个别种田大户种植面积达到了5000余亩。项目完成后,豫南稻区粳稻生产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年推广面积达到300万亩,平均每亩比籼稻增产稻谷50公斤,亩增加经济效益300元以上,年可增产稻谷1.5亿公斤,三年累计推广面积达到700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0亿元。重大专项实施后将全面深化豫南“籼改粳”技术研究,提高豫南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信阳大米品质,实现粳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籼改粳”有望成为豫南稻作史上继“高改矮、常改杂”后的第三次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