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种库
6优53
浏览次数:423  添加时间:2012-06-05 04:54

    审定编号:豫审稻2012006
    特征特性:属两系杂交粳稻,幼苗叶色浓绿,苗期生长快,株型紧凑,茎杆粗壮挺拔,根系发达,早发性好,分蘖力强,叶色深绿,剑叶上举,穗大粒多,抽穗整齐,灌浆速度快,籽粒饱满,后期熟相好。株高120.7cm,穗长23.8cm,平均每穗总粒数183.6粒,实粒数124.8粒,结实率69.5%,千粒重26.5g。主茎总叶片17~18片,全生育期平均167.6天,比对照豫粳6号晚熟9.8天,比9418晚熟1.1天。20092010两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平均出糙率80.3%,精米率70.0%,整精米率55.7%,垩白粒率50.5%,垩白度7.7%,直链淀粉17.4%,胶稠度81.5mm,透明度1级,碱消值5级。对稻瘟病苗瘟病菌ZB17ZC7ZD7ZE3ZF1ZG16个接种代表菌株均表现为抗。对穗颈瘟表现为抗。对水稻纹枯病表现为中抗。对水稻白叶枯病优势代表菌系KS-6-6中抗,对优势代表菌系浙173 PX079高抗,对优势代表菌系JS-49-6感病。多年来在河南省南部稻区试验示范种植,尚无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危害的报道。
    产量表现:2008年该组合参加河南省粳稻区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平均亩产578.4kg,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9.4%,达极显著标准,居15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9年继续参加河南省粳稻区试,全省14点试验11点增产,平均亩产575.9kg,较对照9418增产7.1%,达极显著标准,居15个参试品种第7位。两年平均亩产577.2kg,较对照豫粳6号增产8.3%,增产点率84.6%2011年参加河南省粳稻生产试验,7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亩产526.3kg,比对照9418增产4.2%;南部稻区4个点平均亩产610.2kg,比对照9418增产5.1%        
    适宜区域:该品种适宜在豫南稻区及生态条件相近的长江流域一季中稻区作春稻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适龄壮秧。在河南省南部一季中稻区适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亩用种量1.5kg。采用旱育秧或两段育秧技术,培育壮秧。控制秧龄在25~35天左右。2、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移栽密度为每亩1.5~1.7万穴,株行距16.7×26.7cm16.7×23.3cm,每穴1~2粒种子苗。3、施肥技术。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重点施用复合肥,提高磷钾肥的施用。大田每亩总施氮量12kgN:P2O5:K2O10.71,底肥施入8kg纯氮,施分蘖肥2kg纯氮。在幼穗分化第一期,追施促花肥,亩施纯氮2kg4、水分管理。移栽后7天,灌跑马水,保持田面湿润;移栽后7天至第11叶伸出,浅水灌溉,并视苗情露田1~2次;从第11叶开始至第15叶,进行分次搁田,先轻后重。第15叶伸出至抽穗后25天,浅水勤灌,以浅水层和湿润为主;抽穗后25天至成熟,以湿润为主,养根保叶。5、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移栽后7天,用除草剂、吡虫啉40g/亩拌细土一起撒施。7月上中旬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8月上旬和抽穗前各防治一次三化螟,同时加强对纹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6、适期收获。全田90%~95%黄熟时趁晴天抢收。

上一篇:信油2709
下一篇:冈优5330
 

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分院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信阳市民权南街20号 邮编:464000
联系电话:0376-6691703
豫ICP备100222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