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技术平台 >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
河南省紫云英培肥地力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
浏览次数:1  添加时间:2023-09-25 10:20
  紫云英是信阳种植的主要冬季绿肥。为了更好的发挥紫云英在推动优质水稻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保障农业绿色发展,9月21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与我院联合主办、罗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承办的“河南省紫云英培肥地力水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观摩会”在罗山县召开。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曹卫东研究员,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尹海庆研究员应邀到会。院党组书记李杰、院长钟思志、党组成员刘祥臣,罗山县副县长王淼舸出席会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张玉亭主持会议。
  李杰在致欢迎辞中表示,种植绿肥是提升耕地质量,削减季节性休耕田,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信阳绿肥种植常年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有100多万亩的绿肥用于翻压还田进行优质水稻生产。希望乘着此次会议的东风,加大水稻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力度,把信阳优质稻米产业推向一个新高度,为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贡献。
  曹卫东代表国家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绿肥在增强粮食生产、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紫云英等绿肥既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良田沃土,留下绿水青山,也能为我们的稻谷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既能提高产量,也能提高品质,还能够为农民带来很好的收入。好的稻米是种出来的,绿肥是重要保证。未来,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和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将协同支持区域绿色和经济发展,聚焦紫云英种子、“紫云英+”优质稻米、“光叶苕子紫云英混播+”再生稻/粳稻等产业发展,争取创出品牌、打响品牌。
  在罗山子路问津合作社的稻田里,应用紫云英培肥地力的水稻长势喜人,株株茎秆健壮,饱滴滴、满登登、金灿灿的稻谷铺满了稻田,随风摇曳,一派丰收景象。与会人员仔细察看水稻田间性状表现,合作社理事长陈贵权告诉大家:“这些年在体系和省市县农业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连年种植紫云英等绿肥,化肥和农药用量减少了,地力提升了,庄稼长好了,粮食增产了,效也增加了,9月19日晚的持续性强降雨灾害天气,也没有发生水稻倒伏现象,种植绿肥给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大家一致认为,“紫云英+”优质水稻种植模式,增加了稻田有机质含量,大幅降低化肥使用量,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提升了耕地质量,为豫南地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完善农田系统功能提供了示范样板。
  在实测现场,来自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我院的水稻专家们随机选取了一处一亩大小田块进行机械实收,经过除杂、称重、测水分等流程,最终得出该示范片的平均亩产达到1440斤的产量。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站长、我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吕玉虎研究员介绍说,我院从促进我市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的目的出发,研发了“绿肥+”优质稻米生产关键技术。该项技术率先在罗山县子路问冿合作进行了技术示范,希望通过举办这次现场观摩会的举办,让更多基层示范县技术骨干、合作社、家庭农场掌握这项技术,充分发挥这项技术在减施农药化肥、改善土壤环境、提升稻米品质、增加农户收入的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示范县代表以及罗山县优质稻专班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乡村振兴办主任、种植大户代表和农科所技术人员等12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一篇:无
下一篇:国家绿肥首席曹卫东研究员到我市调研指导绿肥产业发展
 

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信阳分院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信阳市民权南街20号 邮编:464000
联系电话:0376-6691703
豫ICP备10022207号